热门标签

从工业“牙齿”到高端制造“脊梁”,金属钨赛道高景气度行情能否维持?

时间:1个月前   阅读:6

年后,各大行业在资本市场整装待发,重新亮相。这其中,小金属价格的飞涨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,比如钼精矿价格超过5200元/吨,创下近17年来的最高记录。锑价格最近一月的涨幅已经超过了5%。


当然,说起小金属,也绝对少不了今天的主人公——钨。有着“战争金属之王”的美誉的钨,拥有超过3400℃的熔点和极其稳定的化学性质,世界上好的刀具中都添加了钨。随着消费端的向好预期不断增强,其价格也在最近一段时间持续走高。


价格的上涨也让不少相关个股迎来了涨停潮。首当其中的就是专注于钨制品的开发、生产和销售翔鹭钨业,连续三天涨停。究其涨停的原因,或许钨在光伏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增加是主要的催化剂。厦门钨业、章源钨业最近一周的涨幅也都十分明显。


站在当下,展望未来,钨赛道突如其来的高景气度行情真的能继续维持吗?投资者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?



01


钨资源大国,战略地位特殊


说到钨金属其实它是有色金属也是稀有金属,原因是其在世界上矿石的储量太少,同时它还是一种战略金属,因为其用其它金属不可替代性的特点,使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。


同时还应用于矿山、冶金、机械、电子、化工,轻工、军工,纺织、航天、感光材料、光电行业、宇航开发领域内。


其所具有的硬度大,熔点高的特征为市场所看好与接受,成为各种工业所需的首选材料。


钨是一种银白色金属,其密度为19.35克/立方厘米,熔点为3422℃,沸点为5660℃,硬度为7.5,是一种硬质金属,具有耐高温性与耐腐蚀性,一般情况下不与酸性溶液起反应,抗氧化性能强。


我国的钨资源丰富,钨储量及矿山钨产量世界第一,2021年占比分别为51%和83%。2021年全球钨资源储量约467万吨,中国钨资源储量为240万吨,占比最大为51%;全球矿山钨产量约10万吨,中国矿山钨产量为8.3万吨,占比最大为83%,且1994年以来,我国一直贡献世界最大的钨矿产量。



国家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,钨矿的主采及综合利用指标逐步提升,但是增量较小。钨矿主采指标由2016年的7.32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8.12万吨,CAGR为2%;综合利用指标由1.81万吨增张至2.78万吨,CAGR为7%;钨矿开采总量指标由9.13万吨增长至10.9万吨,CAGR为3%。我国钨矿主要分布在江西,湖南,广东,广西等地,2022年江西省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4.06万吨,占全国总量的37%,居第一位,其次为湖南省(2.6万吨),河南省(1.23万吨)。


钨资源虽然在我国蕴藏丰富,但是从全球来看,它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(只占地壳重的0.001%左右)。然而钨金属因为其硬度大,熔沸点高,能耐高温,耐侵蚀等特点,通常被加工成硬质合金工具,钨特钢等,被应用于交通运输、采掘、工业制造、军工等领域,是加工国之重器的关键工具,素有“工业牙齿”之称,更是“高端制造业的脊梁”。正是因为钨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,我国将钨视为战略性资源,它的开采受到国家的严格管控。



在开采指标的限制下,供应端难有大的增量。2022年(1-11月)钨精矿的产量约为10.7万吨,同比提升8.82%,相比2021、2020年,增速放缓。2022年前三季度,钨精矿的开工率高于去年同期,自10月起,开工率下滑至60%以下,近期为54%左右。


我国每年会进口少量钨精矿,2022年1-10月进口量为4875.83吨,同比增加16.7%,进口国主要是朝鲜(2169.3吨)、缅甸(776吨)、玻利维亚(421.4吨)等。


2022年国内仲钨酸铵产量有所增长,但近期开工率低于去年同期,可能因下游需求较为疲软,生产放缓所致,明年国内需求复苏后或许有所改善。2022年1-11月国内仲钨酸铵产量为11.32万吨,同比增长31.02%。2022年1-8月国内企业开工率高于2020、2021年同期,10月-11月,开工率略有下滑,分别为49.86%和47.52%。


2022年1-10月我国的仲钨酸铵消费量已达到10.53万吨,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消费量,今年仲钨酸铵的下游消费结构中,占比最大的是碳化钨领域,消耗约9.02万吨,占比73%,另一领域钨制品消耗量约为3.29万吨,占比27%。2023年随着国内制造业的逐步恢复,对于钨的消费量或将继续提升。


02


从工业的“牙齿”到高端制造的“脊梁”


钨的初级消费领域看,2022年下游总消费量或将同比增长5.34%至6.82万吨,其中,硬质合金行业的钨消费量最大约为4.25万吨,同比增长11.11%,占比62%。钨下游消费领域还包括钨材、钨特钢以及钨化工,除了钨特钢,其他领域将同样实现增长,2022年钨材、钨特钢以及钨化工消费量或将分为1.28万吨、1.02万吨、2680吨,同比变化2.06%、-9.91%、2.80%。


钨精矿的供应受指标控制难有大的增量,然随着制造业复苏,对于精矿的需求将提升,钨精矿供应预计将偏紧。2021年钨精矿供需平衡变为供应紧缺,为-3313吨,预计2022年-2025年缺口将由4780吨变化至4036吨;受供需关系影响,钨精矿等价格或将继续上升。


在硬质合金的下游消费结构中,占比最大(45%)的是切削工具合金,其次是耐磨工具合金(27%),矿用工具合金(25%)。


中国硬质合金行业产量呈增长态势,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,逐步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。国内硬质合金行业产量从2017年的3.38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5.1万吨,CAGR为10.83%。虽然2022年1-10月我国出口的硬质合金产品单价均价约为11万美元/吨,较进口单价42万美元/吨还有一些差距,但是自2017年开始,我国出口产品单价均价就在逐步提升,不断缩小国内外差距。2023年在国家自主可控的政策鼓励下,产品创新将更上一个台阶,将更多的输出高端的硬质合金产品,逐步实现国产替代。



未来制造业将迎来复苏,下游切削刀具对硬质合金的需求量将逐步提升,预计硬质合金需求量或将从2021年的5.1万吨,增长至2025年的7.4万吨,CAGR为10.3%。


硬质合金刀具行业将稳步增长,国内市场具备较大的国产化替代的空间。预计 2021年-2025 年,中国硬质合金刀具消费市场规模将由238亿元增长至283亿元,CAGR为4.5%。2015年-2021年我国刀具进口依赖度从37.18%降至23.9%,2021年我国进口刀具规模为106.32亿元,国产替代空间仍然较大;在国家政策指引下,国内高端应用领域企业对国产刀具的尝试意愿加强。


国内具有领先的硬质合金刀具生产企业,它们将带领着行业走出创新升级,国产替代的道路。切削工具生产行业上市公司中,中钨高新2021年营收最高约为33.09亿元,毛利率约为35.37%,虽然厦门钨业营收低于中钨高新,但是毛利率较高。行业中领先的企业还有欧科亿、华锐精密,2021年切削刀具部分营收分别为4.55亿元、4.85亿元,毛利率分别为45.92%、50.30%。在细分的数控刀片领域中,2021年中钨高新的产销量约为1.1亿片,国内市占率达到24.4%,领先于同行业的厦门钨业、欧科亿、华锐精密等公司。中钨高新的数控刀片均价约为10元/片,毛利率约为45%,刀片均价高于欧科亿和华锐精密,与厦门钨业接近,毛利率高于欧科亿。


03


钨丝带来了新的生命力?


如果说什么是钨的X因素,那笔者认为一定是——光伏钨丝。


熟悉光伏赛道的朋友肯定都知道,光伏装机量的高增长在这未来几年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光伏硅片的切割是光伏组件生产的重要工艺之一。目前来看,切割的耗材主要是金刚线(详见光伏钨丝爆火!搭上金刚线,能否让光伏再次爆发?一文)。但是。这两年受光伏硅片大尺寸薄片化(减少硅料消耗,提高使用效率)进程的驱动,金刚线母线线径逐年在变细,钢丝母线线径已达36微米,已经基本达到了物理极限。


为了不拖光伏行业整体发展的后退,切割耗材的技术升级和迭代成为大势所趋。钨丝就这样映入了硅片玩家的眼帘。


毕竟之前也提到了,钨丝线径细且耐磨损、强度高,是切割用高碳钢丝母线的优质替代材料。如果回溯历史我们就能发现,金刚线代替砂浆切割大约用了3-4年。钨丝对金刚线的替代预计将在“十五五”初期完成,届时钨丝的市场空间有望接近100亿元。



但是新技术的诞生一般都会有比较高的技术壁垒,目前能够实现大批量产也就中钨高新(000657)、厦门钨业、三超新材等少数玩家。三超新材就披露说,预计今年3月底细线合计产能达到280万km/月(细线是用于光伏硅切片线的)。


除了技术壁垒,原材料壁垒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,比如钨丝细线化对前端钨粉材料的质量要求高,厦钨和中钨因为有比较稳定的上下游一体化供应,所以跑得更快也不应该大惊小怪。


04


供需紧平衡,钨价可期


在如今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,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基本已经成为了各国的共识,上游关键资源的获取便成为了重要一环。


而钨凭借着其特有的优良物化性质,具有很高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,因此供给端也被收到较为严格的总量管控。


在需求端,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,钨等小金属的战略价值也逐步被发现,需求增加和国产替代绝对成为钨的投资逻辑。据专业机构预测,预计未来三年钨精矿仍维持短缺状态(2021年供给就出现了紧缺,大约有3000吨)。


这样一来,也为钨价的坚挺提供了有力支撑,而且未来,这个趋势或将继续延续。


来源: 邱祖学金属与材料研究, 寻猫故事, 星空财富

注: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,侵权即删!

上一篇:劳塔罗宣布求婚成功,女友阿古斯蒂娜:希望和你共度余生

下一篇:下一站中国 林顺潮

网友评论